戶外體驗式培訓所用的訓練設施、器械和教具,是隨著拓展訓練的發生、發展而出現、增加和改變的。最初并沒有一個標準,所有用到的訓練設施和器械都是模仿而來的,以后又陸續研發出—些新項目,項目的設施、器械完全是根據研發人的想象制造的。所以,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,在拓展訓練中用到的五花八門、形形色色、大小不一、規格不同、材料有別、樣式各異的項目設、器械和教具了。
設施、器械和教具上的極大不同,帶來了兩個很大的問題,一個是安全問題,另個是培訓效果的問題。
安全問題,主要是指那些高空項目,也就是豎立在拓展訓練場所的綜合訓練架和單體的訓練架。這些訓練架有木頭制作的,有鋼筋水泥筑起的,有用鋼管搭建的。最初拓展訓練公司的三個訓練場都是鋼筋水泥加鋼管的形式,這些龐然大物(訓練架)看上去敦實,有安全感,事實上它真的可以抗六七級的地震。但是,在上海的訓練場,卻采用了鋼木結構的設計,就是用鋼管鋪木板的形式,這是因為當時就知道太湖明珠這個酒店有可能開發房地產,因此不得已采用了這種設計。這些訓練架的質量與安全息息相關,拓展訓練公司最關心的就是安全的問題,如果出了安全事故,企業就要關門,這是很簡單的道理。因此,公司從排除任何安全隱患的角度出發,也要把訓練架造得結實。在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上都是專業人士操作,面且,制定了詳細的維護檢修訓練架的規童,每年都要維護一次。比如,給鋼絲繩涂抹黃油、檢查所有鋼絲繩的卡扣螺絲的松緊,給訓練架的鋼管部分重新刷油漆,等等。這些活兒一開始都是我帶著專職培訓師們一起來做,當時我們只有三個專職的培訓師,除了我曾經干過汽車修理工外,其他人都沒有這個經驗,加上沒有專業的器械,干這個活兒效率很低,還容易受傷。我在給“緬甸橋”的鋼絲繩抹黃油的時候,就傷到了“要害”,要不是張愷聽到我的慘叫迅速來救的話,很可能就要送醫院搶救了。后來培訓量大了,這些活兒就外包了,這讓我再一次體會到“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”這個道理。
這些年,戶外體驗式培訓/拓展訓練的需求越來越多,形成了很大的市場,于是,一個個訓練架在全國范圍內拔地而起。據我所知,目前僅在北京一地就有一百多個形狀各異的訓練架,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。可是,我們看到,這些訓練架幾乎沒有一個是鋼筋水泥結構的,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鋼管組合,這是由于工期短、造價低、便于拆遷等原因造成的。這些訓練架的出現大概有三種情況:一部分是成立較早的培訓公司自己出資建適的:一部分是培訓公司提出要求,由合作方出資建造的:再有一部分是一些郊區的度假村、酒店等為了增加客源面自己建造的。其中,有相當一部分存在著鍛極大的安全隱患,比如,我見到的一些訓練架,材料低劣,制作粗鍵,在本書第一章里提到的在訓練過程中倒掉的訓練架就是例證。
還有一些訓練架一看就是在沒有“專業人士”指點的情況下建造的,因為培訓師操作起來非常閑難。我在重慶見過一個訓練架,“空中單杠”這個項目的上方只有一根橫管,培訓師摘掛器械時,必須要從一端爬到中間才可以操作,即便培訓師有安全保護措施,也很難避免“吊死鬼兒”一樣被掛在半空的危險。
另外,幾手所有的體驗培訓項目都要用到一些器材和物品,那么這些器物在培訓過程中發揮什么作用呢?我們說,在拓展訓練中,項目只是載體,做項目不是目的,而是讓學員通過做項目引發出對工作和生活的思考,從而轉變觀念,改變行為的。既然項目都是載體,那么項目所用到的器物就更是載體了,因此,在拓展訓練這十幾年的“進化”過程中,變化最小的就是這些東西了。而改變這些東西的質量就意味著要花錢,這對很多公司來說是無法接受的,尤其是一些靠低價維生的小公司,在這上面更是能湊合就湊合,能怎么湊合就怎么湊合,有時候讓你真是不得不對他們這種”勤儉節約”的精神深感“佩服”。有一次,我看到一家做拓展訓練的公司,在做“孤島求渡”的時候,居然用廢紙揉成團兒來充當羽毛球,用尼龍包扎繩編成了一個飄飄乎乎的“電網”,用一次性筷子的塑料套來代替“電網”的記號繩。我們看得心里直發毛,擔心學員會有意見,可是,無論是參訓的學員還是組織者,都沒有提出什么異議。后來我想,是我多慮了,因為學員看不出來,他們可能認為拓展訓練就是這個樣子的,項目就是這樣設計的。但是,當我們要求拓展訓練專業和規范的時候,所有的訓練設他、項目的器械、道具和教具都應該走向專業和規范。
轉載需授權:http://m.languagelearningtoday.com/news/1115.html
上一篇:做最好的拓展培訓師-培訓課程的規范—晉級式的團隊訓練課程 | 下一篇:平頂山特色旅游區--堯山大峽谷團建活動 |